一般认为,乳胶手套中的天然蛋白、滑石粉、橡胶添加剂容易致敏,同时,过敏还与个人家族史、接触程度、接触频率等有关。乳胶过敏有3种临床类型表现:
刺激性接触性皮炎:最常见,由机械刺激,如反复洗手与擦干,手套中出汗、高pH值所致。通常表现为手部皮肤干燥,轻微红疹或红斑,皲裂,严重时可以起水泡、坏死或呈现溃疡。
Ⅳ型超敏反应:迟发型过敏,较常见,过敏原可能是手套内的小分子物质;主要累及手背和腕部,急性期表现为红斑、水疱、结痂、瘙痒,慢性期则为表皮增厚、脱屑、浸润、苔藓化等。
I型超敏反应:速发型过敏,相对较少,可能为接触天然乳胶中的蛋白质所致。在接触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作,轻微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发红、起皮疹或红疹、荨麻疹;严重者可出现鼻炎、结膜炎、哮喘等反应;少数极严重者,会发生全身性的过敏性休克,进而威胁生命。
1927年,德国记录了一例I型乳胶过敏情况,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关注。直到1979年,Nutter报告了一个使用天然乳胶清洁手套的家庭妇女,在接触后出现荨麻疹后,人们才意识到,乳胶过敏也会引发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。
对于部分人群来说;丁腈手套还是更适合他们,丁腈手套不会导致过敏
版权申明:本文章来源于兰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(www.lh1892.com)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.
咨询热线
400-063-8300